中国足球罕见一幕回顾:霍顿下课引发十五六名国脚集体请命

  在中国足球漫长的选帅历史上,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至今仍值得深思。据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披露,1999年当英国籍教练霍顿被中国足协解除职务时,令人意外地出现了十五六名国脚联名反对的场面,这在中国足球发展历程中堪称绝无仅有。

  作为中国足球的观察者,马德兴在近期《国足选帅系列谈》专栏中着重指出,长期以来国家队选帅过程中都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球员的话语权。虽然目前新一届国家队选帅工作尚未全面启动,但过往经验表明,决策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层的意见上,却很少考虑场上执行者的真实想法。

  回溯到1998年戴拿斯杯,霍顿带领中国队在客场以2比0的比分完胜东道主日本队。这场胜利让日本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队技高一筹,特别是范志毅虽然错失终场前的点球机会,但全队的战术执行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短短几个月后,由于国奥队在九强赛折戟沉沙,足协单方面决定终止与这位英国教头的合作。

  "跟着霍顿踢球,我们才真正理解了现代足球的踢法。"当时联名请愿的国脚们的这句评价,道出了职业球员最朴素的诉求。有趣的是,即便是后来带领中国队历史性闯入世界杯的米卢,或是主动请辞的名帅里皮,都未曾获得过球员如此公开的支持。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评价体系的根本差异。当管理者着眼于短期成绩和政绩考核时,球员更看重的是自身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在霍顿案例中,尽管最终未能实现奥运出线的目标,但他系统的训练方法和先进的战术理念,让球员们真切感受到了自身水平的提高。

  从足球教学法的专业角度看,选帅过程中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和培训方法或许才是最应被重视的要素。历史经验表明,那些能够帮助球员突破技术瓶颈、理解比赛本质的教练,往往能获得球员发自内心的认可。这种认可,远比表面的成绩单更能体现一名教练的真实价值。

相关资讯
更多